2013年英语硕士毕业论文题名录 |
序号 |
题名 |
导师 |
员工 |
辑号 |
1 |
汉英同传压缩策略初探——基于“气候变化与公众利益国际会议”同传实践的反思 |
方兴 |
胡小棠 |
1 |
2 |
论商务口译目标语的调整策略 |
龙江 |
曹思 |
1 |
3 |
论英汉交替传译中流水句的处理策略 |
刘军平 |
郑念 |
2 |
4 |
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同传中省略的方法和策略——基于作者会议同传的案例分析 |
李庆生 |
喻凤翾 |
2 |
5 |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外事口译中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 |
张国庆 |
谢雯雯 |
3 |
6 |
汉英无稿同传与有稿同传之质量对比——以环境法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实践为例 |
吴钟明 |
鄂文静 |
3 |
7 |
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同声传译临场问题的应对策略 |
胡孝申 |
刘雯 |
4 |
8 |
顺句驱动在口译中的运用 |
胡玲 |
金念念 |
4 |
9 |
从释意理论角度探究会议口译的策略 |
胡玲 |
陈威 |
4 |
10 |
论同声传译中的信息流失及省略策略的应用 |
胡孝申 |
秦尊璐 |
5 |
11 |
专业型会议口译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以三次会议口译实践为例 |
汪涛 |
覃璐 |
5 |
12 |
论以目的论为指导的现场技术口译方法 |
汪涛 |
刘野 |
6 |
13 |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联络口译员的介导作用和主体意识研究 |
方兴 |
张译丹 |
6 |
14 |
翻译行为理论观照下的旅游翻译思考 |
任晓晋 |
宾晓溪 |
7 |
15 |
论英语时政新闻中的隐喻翻译 |
王爱菊 |
邱炜玮 |
7 |
16 |
广义互文视角下的译者心理分析——以文化类文本England's Dreaming为例 |
朱宾忠 |
王明娟 |
7 |
17 |
探讨科幻小说的翻译标准——基于《两百年人》的翻译实践 |
胡晓红 |
吴莎 |
8 |
18 |
论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以《外国人在汉指南》笔译实践为例 |
吴钟明 |
刘韬 |
8 |
19 |
散文翻译的美学再现——以周国平散文英译为例 |
黄莉 |
周文珊 |
9 |
20 |
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散文词汇翻译——以郁达夫散文为例 |
黄莉 |
贾姗姗 |
9 |
21 |
论财经文本的汉译及其策略 |
刘军平 |
唐偲 |
10 |
22 |
电视新闻对外报道翻译策略 |
刘军平 |
李奕 |
10 |
23 |
论中医温泉养生文化的翻译 |
熊伟 |
熊筱 |
11 |
24 |
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以Sarah Orne Jewett的乡土文学的中译本为例 |
熊伟 |
全显艳 |
11 |
25 |
互文性视角下的汉英漫画翻译交际功能的实现 |
马萧 |
王丽娜 |
12 |
26 |
顺应论视角下的高校外宣翻译 |
马萧 |
刘晓晨 |
12 |
27 |
论奥巴马演讲风格的翻译——以每周演讲为例 |
马萧 |
徐宁 |
13 |
28 |
礼貌原则视角下英汉公示语对比研究 |
李庆生 |
张家宜 |
14 |
29 |
接受美学视角下The Da Vinci Code两个中文译本研究 |
胡玲 |
彭颖 |
14 |
30 |
非英语专业员工在课堂互动中协商意义时交际策略的应用 |
李丹丽 |
李昶颍 |
15 |
31 |
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四个程度副词语义韵对比研究 |
刘世平 |
李兴艳 |
15 |
32 |
湖北省高考英语阅读试题项目功能差异研究 |
卢晓仙 |
陈秋雯 |
16 |
33 |
英文虚构及非虚构书籍短评的体裁对比分析 |
邓鹂鸣 |
张琪 |
16 |
34 |
小传单,大境界——基于语体分析的行业传单研究 |
邓鹂鸣 |
杨丹 |
16 |
35 |
林语堂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以《生活的艺术》为例 |
熊伟 |
苏虹 |
17 |
36 |
《宋明评话选》隐喻翻译研究 |
刘军平 |
潘珊珊 |
17 |
37 |
从交际翻译的视角看青春版《牡丹亭》的翻译 |
刘军平 |
蔡演 |
17 |
38 |
从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外宣翻译——以武汉城市规划展示厅中译英译本为例 |
吴钟明 |
熊倩 |
18 |
39 |
从种子移植理论看《李白诗选》中文化意象的英译 |
马萧 |
雷柏龄 |
18 |
40 |
从诗学观看杨宪益乐府英译 |
马萧 |
刘珺 |
18 |
41 |
概念整合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围城》为例 |
胡孝申 |
李悠扬 |
19 |
42 |
陌生化与文学翻译关系的研究——以小说《青衣》、《玉米》的英译为案例 |
胡孝申 |
潘真真 |
19 |
43 |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以《不谈爱情》的英译为例 |
黄莉 |
王瑞 |
20 |
44 |
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看葛浩文译《呼兰河传》译者主体性 |
汪涛 |
陆艳 |
20 |
45 |
从文字到影像——以《喜福会》为例的电影改编分析 |
胡晓红 |
李尼 |
21 |
46 |
女性的哲学智慧——十九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形象解读 |
任晓晋 |
吴秋玲 |
21 |
47 |
自然 社会 精神:马克·吐温和沈从文作品中河流意象的生态解读 |
任晓晋 |
余静远 |
21 |
48 |
逾越与服从之间的两难境地——析玛格丽特·福勒游记《夏日之湖》中的性别焦虑 |
胡晓红 |
张巧 |
22 |
49 |
冲突,容纳,共存——论黄哲伦《蝴蝶君》中的含混 |
张妍岩 |
刘文菁 |
22 |
50 |
张力视角下的《恩主》伦理主题研究 |
张国庆 |
胡晶晶 |
22 |
51 |
身份的重构——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主体性分析 |
朱宾忠 |
凌梦娟 |
23 |
52 |
心灵救赎:托妮·莫里森小说中幻想的作用研究 |
程文英 |
邓以南 |
23 |
53 |
获救于受虐之中——论田纳西·威廉斯的三部“黑暗剧” |
文育玲 |
王华英 |
23 |
54 |
肌肉结构与杰克·伦敦式英雄 |
张国庆 |
李倩 |
24 |
55 |
青年人身份追寻之旅——试析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美与孽》和《伟大的盖茨比》 |
王爱菊 |
冯海英 |
24 |
56 |
自我和人性的反思之旅——对劳伦斯三部代表作的案例分析 |
程雪猛 |
陈玲玲 |
24 |
57 |
紫色的伤痛、渴望、尊严与爱——小说《紫色》中西丽的灵性成长 |
赵红英 |
刘倩 |
25 |
58 |
哈代的反战思想及其笔下的军人形象 |
朱宾忠 |
张婧 |
25 |
59 |
母亲身份:祝福还是诅咒?浅析19-20世纪美国女性作家小说中的典型母亲形象 |
龙江 |
毕文静 |
25 |
60 |
中国老员工硕士论文英文摘要中的名词化现象研究 |
吴斐 |
张帆 |
26 |
61 |
象似性在中国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 |
吴雷 |
吴雷 |
26 |
62 |
高职高专英语教科书对中国员工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以《前景英语》和《新职业英语》为例 |
吴斐 |
邢琳琳 |
26 |
63 |
高中英语学困生地情感因素研究——以舒城中学为例 |
袁晓玲 |
祝明慧 |
27 |
64 |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以恩施高中为例 |
袁晓玲 |
覃民辉 |
27 |
65 |
任务型教学法在职业技术学院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郭赛君 |
万颖慧 |
27 |
66 |
非英语专业大二员工英语学习焦虑与课堂参与相关性研究 |
游长松 |
万靓仪 |
28 |
67 |
网上阅读策略运用及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以非英语专业老员工为例 |
邓长慧 |
向天 |
28 |
68 |
交际教学法对老员工英语四级听力影响的研究——以雅思听力为训练材料 |
马王超 |
周敏 |
29 |
69 |
通过听力学习策略训练提高非英语专业员工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水平 |
马王超 |
余璐 |
29 |
70 |
英文电影教学对提高员工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 |
游长松 |
肖灿 |
30 |
71 |
对《政府工作报告》外交政策部分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游长松 |
王会玲 |
30 |
72 |
歧义容忍度和听力元认知意识对老员工听力水平的影响 |
汪火焰 |
张昕 |
31 |
73 |
戏剧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
张珍珍 |
刁岚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