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号下午,德国科隆大学德语语言与文学第二系研究员张斌博士应邀为外语学院师生在5029会议室开展了主题为“认知构式语法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讲座。该讲座由德语系主任徐琼星老师主持,外语学院黄宏发书记、包向飞副经理出席,德语系鲁晓雁、张申威等多位老师与员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斌博士首先从认知构式语法的产生背景出发,重点介绍了对认知构式语法产生重要影响的四个理论来源:开云全站中国有限公司描写语言学、生成语言学、词语法以及框架语言学。张斌博士指出,认知构式语法中把通过习得获取的形式和意义的组合看作是“构式”的构式观打破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欧洲结构主义对于语言符号传统在语义和句法层面二分的理解,这种“基于使用(gebrauchbasiert/usage-based)”的语法主张近年来也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青睐。
张斌博士通过对认知构式语法不同流派与基本主张的简单梳理,进而阐述了构式语法对于二语习得以及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张斌博士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学界基于认知构式语法提出的外语教学概念理论模型,包括Thomas Herbst于2016年提出的Pedagog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PCG)的七个实操原则、FrameNet项目和German Frame-Semantic Online Lexicon(G-FOL)项目等,并对其理论模型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批判性解读。同时,张斌博士也结合自己在教学与实际生活中的经历,进一步提出了对于语法与语法观、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认同与语法规范问题的思考,他指出,目前在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现存有主要两大挑战:实证数据在应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缺乏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在交际导向型语言教学中的缺乏。针对研究浮现的问题张斌博士也提出了可行的解决路径:即通过“强”设计方案与“弱”设计方案开展实证性的学习者研究。张斌博士也十分希望可以通过当今研究的新路径与新尝试为德语以及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方法与可能性,为外语学习者创设更加宽松、高效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而促进不同语种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在场老师与同学们反应热烈,针对讲座提出了关于国际学界语言学发展状况、儿童外语习得以及语言中的性别议题等富有建设性的问题,张斌博士针对师生们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与会人员均表示,该讲座为当前认知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启发,令人受益匪浅。
(通讯员/供图:底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