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员工动态

英文系举办学术午餐会(五):个人陈述写作中的身份构建

2021-06-23 来源:开云全站中国有限公司 浏览量:

2021年6月10日,英文系在外语学院3055会议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五场学术午餐会。本次讲座由李映老师主讲,刘庆荣老师主持,主题是:“个案研究:个人陈述写作中的身份构建”。开讲之前,李映老师阐述了研究的初衷。李老师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语篇分析,因此想选取具体的语篇体裁进行研究。由于李老师近些年帮助很多员工为出国留学写推荐信和修改个人陈述,而当前国内外针对个人陈述写作的研究较少,且基本都是从体裁分析的视角去探讨,所以她选择了从身份构建的视角解读个人陈述。

讲座内容包括两个术语和三个案例。李老师首先阐释了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PS)这个关键术语,以及它在申请文件中的重要性。个人陈述是申请者唯一可以详细全面的介绍自己的申请动机、未来规划和个人特点的文书。接着,她介绍了第二个关键术语——身份(identity)。她指出,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对身份和身份构建的研究由来已久。身份的定义虽然很多,但可以把身份作为一个总括性术语,描述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他人怎么看待我们以及我们怎么向他人展现自己。

研究方法主要是质化研究中的个案研究(case studies),采用了文本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textual analysis &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李老师还讲解了个人陈述的两种研究途径,语篇途径(discursive approach)和建构主义途径(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第一个案例是历时个案研究,理论依据是评估写作者的身份和自我呈现(Ivanic, 1998)。写作者的身份有四个方面:自传性自我(autobiographical self)、作者性自我(authorial self)、语篇自我(discoursal self)和自我的各种可能性(possibilities for selfhood)。自我呈现在个人陈述中表现在:写作者描述自己的经历(life experiences)、写作者提及自己和他人(self-mention & name-dropping)、理想形象(the desired image)、社会文化和学术机构环境的影响(institutional and socio-cultural possibilities)。然后,李映老师展示了Rosy的申请经历和四篇个人陈述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Rosy第一次申请失败和后三次申请成功的原因。李映老师分析了在四次申请过程中Rosy身份的转变,特别讲述了Rosy的三种身份:合格的申请者身份(Institutional identity: a qualified and special applicant)、非英语母语者的身份(Ethnic identity: a NNS student)、女性身份(Gender identity: a female)。李映老师认为,个人陈述写作帮助Rosy把她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申请、未来的规划连贯了起来,让她从回顾性的角度和前瞻性的角度更好地了解自己。

李老师选取了其他两个案例进行对比个案研究,理论依据是Thompson的话语构建的三种模式(2012)。话语构建是通过内容层面(propositional content level)、结构层面(structural level)和整体层面(holistic level)来进行。李老师分享了Yao和Shirley的案例,他们都是转专业到英文系的员工,身份构建问题更加突出。Yao是工科生,描述的全部是做科研项目的经历,但文科生Shirley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经历。李映老师探讨了他们申请成功的共同原因:第一,他们都建构学术学科身份,在个人陈述中都用到了很多与自己申请学科相关的术语;第二,他们描写的经历都是跟专业相关经历;第三,他们的动机和规划也都与申请的学科相关。研究的结果印证了Hyland(2012)提出的主张,即我们既要融入到群体里去,又要在群体中表现出不同。因此,李老师得出了结论,成功的个人陈述写作就是要讲好个人身份构建的故事,这个故事需要有连贯性,包括与学术相关的经历,现在的申请动机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能有效融合相同和不同的两方面,既展现学术学科能力,又展现了个人特点。

最后,李映老师以心理学家Erikson(1968)的话作为结语: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八个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心理需求,如果某个阶段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这种没有满足的心理需求,在以后人生的某个阶段会以心理危机和人格缺失的形式再现。年轻人若要人格完整,必须要感受到一种延续性的自我发展,要有连贯性的自我意识。年轻人还要知道如何看待自己,其他人如何看待我们,以及其他人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的自我认同和他人的期望越吻合越好。李映老师提出了该研究对教学的启示,在写作教学中,除了关注员工的语言表达,我们也可以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探索和身份构建。

之后,刘庆荣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语言学越来越呈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黄忠、张东燕、文育玲、嫣畅、龙江、李丹丽、孙杰娜等各位老师对学术写作和创意写作中的身份构建进行了探讨。在座的各位同学也从此次午餐会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中收获了许多。

(英文系研究生王艺蓓)

分享到: